返回首页

为何某些公立医院不让剖腹产?

212 2022-07-08 00:16 皇甫韵

在公立医院工作的人可能知道,国家每年对产科质量检查时要看一项指标就是剖宫产率,要求这个指标要控制在一定范围,超过范围的的话说明产科质量不达标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剖宫产率的比例应该控制在15%-20%,为什么要控制剖宫产率呢?

首先对于非必要的剖宫产来说,如果选择剖宫产,实际上对于孕妇和婴儿都是弊大于利。因为自然的分娩过程中,子宫通过收缩,可以使胎儿肺部收缩,使胎儿出生后呼吸疾病发生率降低,胎儿通过产道时,头部受到挤压,能提高大脑呼吸中枢的兴奋性。

一些研究还显示,自然分娩的胎儿发生肺部的感染率要低于剖宫产的婴儿。另外剖宫产对产妇的伤害也比较大,需要更长时间恢复。从经济层面来说,剖宫产花费更多的费用。剖宫产率高的话,说明助产技术水平比较低。

所以对于非医学指征的产妇来说,顺产是更好的选择。有些产妇怕疼,所以选择剖宫产,其实现在的无痛分娩技术已经很成熟,完全可以选择无痛分娩。

提倡顺产,并不是说所有的产妇都不要去剖宫产,如果有医学指征的话,那么该剖还是要剖。比如出现胎儿异常、破水过早需要尽快取出婴儿或者是盆骨狭小、难产等特殊情况采取剖宫产会更安全,利大于弊。

两天生不下来,结果顺转剖了,真是受了双重罪。

我一个朋友在4月初的时候剖腹产了一枚小公主,她说现在想来还是浑身发颤。

她在产检时一切都是符合顺产标准,在公立妇产医院生产。当时是见红宫缩规律到医院待产,但是待产一天了,宫口依然没有开,但是宫缩一波一波袭来,宫口没开无法上无痛。她受不了了要求剖,但是医生拒绝了。

终于在一天后宫开二指,可以上无痛了,舒服多了。趁机休息了一下,想着休息好了,好保存体力进产房。万万没想到,宫口开到三指一直没开,最后宫颈肿大了。她再次要求剖,因为这个时候检查已经说宝宝在里面拉胎便了,很害怕宝宝有什么问题。

但是这个时候医院依然拒绝剖,因为还是顺产指标。最后她发烧了,她直接跪下来要求剖腹产,最终医院见到产妇发烧了才同意进行手术。

事后她说:如果还不同意给我剖,我就要跳楼威胁了,当时自己很难受,很害怕宝宝有什么问题。

最终剖出来后,宝宝吸进了羊水被紧急送新生儿科了。

为什么在达到顺产指标,不允许剖腹产?其实从2016年开始,国家就主张顺产,顺产条件良好的孕妇不能选择剖腹产。而且,每个医院对于剖腹产都是有指标的,不能超过这个指标,超过了就有惩罚。所以,如果孕妇顺产条件良好,医院都不会让你剖腹产。

现在医院都不会随便给产妇进行剖腹产术了,生孩子时自然规律,不能随便打破顺产规律。

二、医院也不能把规定定得太死,要按实际应变以我朋友这件事来说,如果在宫口迟迟不开,发现宝宝拉便便了,就及时进行剖腹产,也许宝宝就不会吸进有胎便的羊水了。

不能说产检时完全符合顺产条件,就必须要顺产。应该以宝宝安全为主,必要时及时进行剖腹产。

女性宇航员在太空来了例假,该怎么办?

女性生理和男性的不同,有周期比较固定的例假,所谓例假就是子宫内膜脱落流出经血;女性长期在太空驻留会遭遇例假,这会给女性宇航员带去很多麻烦,最严重的影响是不能上厕所。

月经是成年适孕女性固定的生理活动,大约28天一个周期,是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子宫内膜的增生和脱落引起,其实就是为生育做准备的周期活动,子宫内膜增厚是为了给受精卵着床提供有利条件,而有的女性会有乳房的胀痛等,其实是乳腺的发育,为哺乳做准备。早期航天活动中,由于检测到宇航员在航天飞行中血液会升高,因此对于女性是否可以成为宇航员有过讨论,后来仔细研究后发现,月经血液的流出其实只和人体自身有关,是子宫肌蠕动、收缩排出的,和血压、失重等关系并不大,于是就有了女性宇航员。

早期航天活动中,若是乘组有女性宇航员,由于女性生理的影响,短期的太空活动或许会配合女性宇航员的生理周期,发射和太空驻留时间的选择尽量避开女性宇航员的生理周期,若因为任务安排无法避开,也可以用药物控制月经周期,所以女性的生理活动并不影响作为宇航员。而现在的航天技术更发达,已经不再采用这类对人体有害的手段,更多的就是自然而然地,该怎么办就怎么办。

现在由于空间站的存在,允许宇航员更长时间地在太空驻留进行太空任务,空间站驻留少数也是一个月起,所以如果是女性的话会遭遇月经,这无疑会给女性宇航员带去很多麻烦。月经血的排出和地球上并无区别,是由内膜脱落和子宫肌肉收缩导致的出血,血量并不大,所以在地球上怎么处理在太空中怎么处理就行了,主要还是用姨妈巾、纸尿裤之类的东西吸附血液就可以了,太空活动中会考虑到女性的生理情况,配备足够各类需要的物资,而这类物资其实也没多重,女性宇航员相对也比较少,货运飞船随便运一点就够用很久。

小便

在空间站中也有类似于宿舍之类的男女相互隔离的场所,也有厕所等必须的生活设施,女性宇航员经历月经时就可以在这些场所中处理个人卫生问题。不过难办的是上厕所,空间站中由于水资源的宝贵,水需要经过循环处理回用,尿液就是这样处理的。月经时因为血液的流动,可能污染空间站的座便器等部件,同时空间站中尚无处理血液的设施,所以月经期间上厕所很麻烦,或者就不上厕所,靠着姨妈巾和纸尿裤解决生理问题,处理完后将含有血液的东西放在专门的储物角中,有专门处理含血液类垃圾的部件;虽然不舒服,但是也只能自行克服了。

大便收集袋

其它的洗澡之类估计也会有麻烦,宇航员在太空中无法像地球上一样淋浴,现在的国际空间站上配备的是免冲洗清洗液,洗澡其实就是拿个类似于毛巾的东西沾点水,然后加点清洗液在身上搓一搓就完事了,因为免冲洗所以比较节省水分。而毛巾之类物品上的水也会循环利用,当来例假时特殊部位的清洁比较麻烦,清理后的物品会含血,也会影响水的重利用。

液体在真空环境下四处飘散,上厕所都是大事,要是女性来例假该咋办?

(王亚平)

自20世纪人类步入太空时代以来,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宇航员实现飞天梦想,中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宇航员,名字叫做刘洋,2012年6月,刘洋跟其他两名男性宇航员,搭载神舟九号进入到了太空,成功的与“天宫一号”飞行器实现了交会对接

我国第二位进入太空的女性宇航员是王亚平,在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,她跟曾晓光、聂海胜乘坐“神舟十号”飞向了太空,在太空飞行了半个月,美国宇航局的宇航员斯蒂娜•科赫更是在太空飞行了差不多飞行了1年

太空可以说是危机四伏,存在宇宙射线和何种辐射,血液还不会滴落,女性宇航员来例假该咋办?

很多人会想到一个关键的问题,女性宇航员在太空待大半年的,肯定会遇上例假啊!在失重的环境下,上厕所都是难题,她们又是如何处理生理周期呢?

我国女性宇航员基本上都是从已婚生育的飞行员选拔!一个国家对于宇航员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,我国的女性宇航员基本上都是以婚生育的,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保证她们的生育健康,起初科学家认为宇宙存在的辐射会危及宇航员的身体健康,回来后生出来的孩子可能就不健康了,所以这个规定也是为宇航员着想

不过也有特例,2012年6月16日,刘洋乘坐神舟九号进入了太空,同时也是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,虽然之前她就已经结婚,但还没有生育,从太空返回来之后,一样生出了健康的孩子,凡事无绝对,并不是进入太空的女性,就不能生育健康的后代,只不过这样的规定更保险一点,毕竟在国外,有的女性宇航员回来之后,生的孩子也出现了畸形

女性宇航员在太空难例假的处理办法不能使用厕所:女性宇航员在太空来例假的时候,是不能使用太空马桶的,因为空间站的太空马桶可不简单,这是一套功能齐全的废物回收系统,最好的太空马桶就是美国宇航局发射到空间站的,价值差不多达到1.6亿人民币

宇航员的尿液需要这一套设备进行回收再利用,但是血液却不能被回收,所以来例假时不能使用厕所,既然不能上厕所,那她们又该怎么办呢?

刚开始科学家不让女性宇航员上天,就是怕失重的环境下例假就是一个麻烦事,除了液体不会向下滴落,还怕经血会倒流至腹腔,严重危及宇航员的健康安全

后来经过研究表明,在太空来例假跟地球也没有多大的差别,受微重力的影响也不是很大,来例假的时间跟地球上基本上也是一致的

药物处理要是女性宇航员在太空执行短期的任务,医生可以计算出时间,通过药物推迟生理周期,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个问题,能让女性宇航员在太空有了更好的体验,安心的工作

纸尿裤要是长期在太空执行任务,光靠药物来改变生理周期是不现实的,俗话说的好,是药三分毒,吃多了也会对身体有影响,所以除了药物,还可以用纸尿裤来解决,太空用的纸尿裤,除了女性,男性也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,这种纸尿裤有很好的吸收功能,可以用来小便,太空上面还有专门处理血液的垃圾分类系统

棉条美国宇航局的研究人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,棉条可以很好的解决女性宇航员的例假问题

总结:女性宇航员因为存在特殊的生理周期,所以当她们在太空的时候。遇到的问题要比男性更麻烦,因此可以看出宇航员是多么神圣而伟大的,为了探索外太空,付出了巨大的牺牲,是我们人类的航天英雄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
相关评论
我要评论
用户名: 验证码:点击我更换图片